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

  •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会议强调: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应长期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31 11:55:29

 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愈演愈烈,甚至有观点认为,应当适当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5月27日召开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澄清了市场对汇率走势的误区。会议认为,当前外汇市场总体平衡。未来,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

近期有市场观点认为,汇率应当适当升值,但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伴随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不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要避免被预测结论误导。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企业不应预测汇率,亦不应针对汇率进行投资或投机。汇率预测很难准确。企业应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如果将汇率预测作为赚取投资收益投资的一个方向,很容易陷入投机和被动。

唐建伟说,“风险中性”理念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尤其是在当前人民币强势升值的背景下,市场应理性看待汇率波动。

针对网络热议的“央行会否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会议也进行了澄清: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

“近期,金融委、央行多次明确汇率制度,传递出重要的政策信号,即对人民币实行的仍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不管。”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解读称。

对于人民币应适当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观点,此次会议明确,在上述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

“从大宗商品角度来说,前期价格上涨较多的钢铁、煤炭等,主要都是以人民币定价的商品,问题还是在于市场预期变动,出现了投机炒作的行为,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能通过汇率予以对冲。”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在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下,要避免把汇率作为工具过度使用,比如刺激出口、平抑输入性通胀压力等。

明明认为,金融管理部门连续释放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汇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要保证市场化机制平稳运行、汇率双向波动,避免汇率出现单边升值或贬值的趋势。

当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投资者对预期变动比较敏感,一些消息面的冲击容易引发市场大幅震荡。2020年以来,受汇率单边预期影响,市场投机炒作之风逐渐盛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要求,打击网络炒汇等非法金融活动。

2020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迎来一波强势拉升行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6水平,持续向上突破,至今已升逾7600点。

近日,人民币更是时隔3年再度升破6.40关口。截至27日记者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3788、6.3762,继续小幅上涨。当前,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升至高位,也引发看多力量愈发升温。

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求,加强外汇管理,充分发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作用,要求金融机构保持“风险中性”,加强对企业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的真实性审核,防止部分企业脱离实需、加杠杆炒汇、投机套利行为带来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外汇管理方面,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企业和金融机构应积极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企业要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否则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还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表示,企业必须放弃“交易员”心态,不要再把汇率波动作为盈利的手段。在高度不确定的外汇市场中,“汇率中性”将是最重要的原则,需做好风险对冲。

会议要求,外汇自律机制要坚持不懈,持续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制度护航,注重实效,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