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

  • 武汉阳逻港奇迹:小渔村成长江中上游第一港,内陆有了国际大港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9 08:45:55

  6月16日,在武汉阳逻港中控楼的远程控制室里,“龙门吊”操作员正在屏幕前熟练地推动操纵杆。数百米开外,一个长12米、宽高都超过2.3米的40寸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再缓缓放至指定地点,整个过程不过半分钟的工夫。

  对比传统方式,龙门吊远程操控系统有效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此前,操作员需要爬到20米高空,在一个不足3平米的操作室内一坐就是一天。

  远程控制龙门吊是阳逻港打造智慧港口的缩影之一。2022年,“建设以阳逻港为核心的智慧港口”被列为交通强国湖北省试点。不仅龙门吊,在阳逻港,理货也实现了智能操作全覆盖,还有智能闸口的改造升级等,均不断助推港口智慧发展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随之而来的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阳逻港年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这是阳逻港继2014年箱量突破100万标箱后,再次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

640.jpg

6月16日,大型货轮停靠在武汉阳逻港。   本文摄影除署名外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立足于长江黄金水道的阳逻港,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一举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港和国际大港。跨越式大发展的背后,不仅是阳逻港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的决心和信心,也是武汉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生动体现。

  站上新的起点,阳逻港正朝着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标阔步前行,助力开放而包容的大武汉,“国际范”越来越足,朋友圈越来越大。

从小渔村到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在武汉天兴洲拐了个弯。在这个弯点的北岸,是武汉新洲一个叫阳逻的地方。“水北为阳,凭水纳江,兵家必争,古有子路问津,今有深水良港”,经年累月受到江水冲击,岸平水深,使得阳逻港成为长江中游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

  阳逻港曾是一个小渔村,岸边杂草丛生,周围村民都靠打鱼养家糊口。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来到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他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最近十年来,阳逻港发展迅猛,已经成长为长江中上游第一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标箱。

  如今的阳逻港里,龙门吊长臂舞动,集装箱堆放整齐,集卡来回穿梭。每天,货物由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从这里漂洋过海或分运内地。

640 (1).jpg

6月16日,正在搬运集装箱的龙门吊,现场不见一位工作人员。

  这里更是一个5G智慧港。澎湃新闻了解到,作为阳逻港智慧港口建设的内容之一,龙门吊自动化改造意味着可利用智能化系统,实现龙门吊远程操作。

  以前,龙门吊操作员需要沿狭窄的铁梯爬到20米高空,在一个不足3平方米的操作室内一坐一天。他们的工作常态是弯腰低头、身体向前弯曲60度。因此相当一部分人都患上了颈椎腰椎方面的疾病。如今,操作员只需要在中控楼的中控室远程监控以及执行开闭锁的动作,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大大改善,同时也降低了因疲劳产生的安全风险。

  公开报道显示,这套系统可实时监测大小车行程轨迹、载重、运行行程、升降速度、起升与下降高度等数据,解决了操作司机的视觉盲区和无凭据操作等问题。管理人员可通过众数后台进行参数设定,一旦数据超限,系统将发出报警提示。

  此外,阳逻港还全面推行智能闸口改造。改造后,闸口可自动识别集卡车号和箱号,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车辆平均过闸时间从以往的160秒缩减至30秒。

绿色发展,打造“零碳码头”

  除了智慧化升级改造,阳逻港还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港口。

  走出中控楼,来到不远处的换电站。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一辆长约20米集装箱电动集卡缓缓驶入换电工位停稳,系统自动识别后发出换电指令,换电站的机器人机械臂从“充电房”轨道上缓缓滑出,“伸”向电动集卡车,用长机械手臂,抓起重约2吨的电池箱,再缓缓退回到“充电房”,放进充电槽里。随后机械臂抓起一个已经充满的电池箱,再次从“充电房”出来,放到集卡车的电池舱内,整个过程大约5分钟。而在一旁监控室的墙上,几块大屏幕正实时监控管理充换电站的运营情况和车辆、电池的运行状态。

640 (2).jpg

6月16日,武汉阳逻港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远程指挥港口运作。

  2022年10月,湖北港口集团公司与国网湖北电力签订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港口电气化、车船电动化、屋顶光伏建设等方面,携手共建绿色生态码头。今年,电动集卡充换电站完成建成。

记者现场看到,这座崭新的充换电站位于阳逻港二期工程部旁,靠近阳逻港一期,外观似一间小型平房,占地180平方米,内设8个充电桩。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充电房”可同时放置8个电池同时充电,保障50辆集卡全天候运营,年替代电量约420万千瓦时。由此,每年可为阳逻港集装箱码头节约柴油约180万升,减少碳排放4700吨。同时实现港区集装箱运输零污染、零排放。

  目前全国仅有两座重卡或集装箱卡车充换电站,更早的一座在上海港。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集卡充换电站的建成投运,将助力阳逻港打造“零碳码头”绿色生态型港口示范项目,为全省港口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来源:澎湃新闻

文中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