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记者成熔兴“碎片化”布局削弱物流优势
汉新欧发展迅猛,令人振奋,同时也暴露出武汉铁、水、公、空等运输方式衔接不足的“碎片化”布局软肋。
以铁水联运为例,全国乃至全球港口建设,都会优先考虑将铁路铺进码头,集装箱下了火车就上轮船,无缝换乘。
但在武汉,铁路编组站在黄陂滠口,集装箱站在东西湖吴家山,而“江海直达”的起点则在新洲阳逻。一批集装箱货物从欧洲坐火车到武汉,再转水路去上海,要先到滠口编组,分拔至吴家山后,再坐卡车走公路到阳逻。
新洲区曾测算:吴家山到阳逻港有70公里车程,用卡车运送一个集装箱,需要1000元左右、一天多时间。而走水路从阳逻港到上海,单个标箱也仅需1200元、3天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些核心运输节点的“碎片化”分布,导致武汉多式联运难在“最后一公里”,削弱了武汉“九省通衢”带来的物流优势。
汉新欧、阳逻港组合成一家人
为打破这一僵局,推动黄金水道建设,今年以来,省市政府重拳频出,整合沿江港航及物流资源,推动多式联运发展,迎来不少利好。
昨日武汉新港管委会透露,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方案本月初已通过国家11部委会签,“目前已呈送国务院,获批在即。”该综保区采用“一区两园”模式,涵盖阳逻港和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可实现铁水联动。
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航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武汉新港为依托,集中整合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地的岸线和港航资源,加快推进港航岸线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产权、领导体制和业务体制“三统一”。
根据该方案,今年7月,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正式成立,整合了武汉新港投、武汉港务集团以及其他四市港航资产,注册资金不少于70亿元。
昨日,该集团董事长谢宗孝表示,整合后汉新欧和阳逻港同时成为该集团下属企业,“两者将在多式联运上展开更多合作。”
掣肘铁水联运多年的江北铁路香炉山段、阳逻港临时配套铁路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多式联运打造国际物流“闭环”
业内人士评价,上述三大利好,从宏观国家政策、中观基础设施建设、微观企业运营三个层面,加速武汉汉新欧、江海直达两大国际物流通道的整合与衔接,构建起全球国际物流运输“闭环”,“将使湖北、武汉从全球物流产业链中分得更大一杯羹。”
据测算,如在阳逻港外建设集装箱货场,从东西湖走铁路过来,单箱成本可控制在200元以内。
谢宗孝表示,汉新欧是湖北、武汉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着力点,而阳逻港则是建设长江航运中心、支撑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区,“汉新欧与阳逻港的牵手,可以说是两大国家战略在湖北、武汉的最佳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