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与文化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一点是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航空运输。“一带一路”战略将给航空货运市场带来怎样的机遇?各航空公司又是如何布局“一带一路”沿线的?民航企业又该如何修炼内功、补齐短板?
“带”动航空货运需求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为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航空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沿线64个国家,2016年GDP之和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16%;人口总数32.1亿人,占全球人口43.4%;对外贸易总额7.2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沿线绝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未来10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将翻番,人员和货物流通需求规模也将空前增长,必将为区域民航运输发展带来更大的航空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进以来,我国民航率先行动,在航空运输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对接、安全技术合作、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全力打造区域民航合作新模式,直接带动航空运输市场迅猛发展。
据民航资源网数据称,截止目前,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新建机场33个,完成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51个;重点推进了51个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中型民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636亿元;我国企业参与沿线20多个国家、近40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了西安、乌鲁木齐、昆明等机场的门户枢纽工程,与新疆自治区政府共同制定了乌鲁木齐国际枢纽战略规划;完成了广兰空中大通道建设,大幅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运输的通行能力,惠及沿线我国境内32座机场;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3794条,其中国际航线739条,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56个国家的145个城市。
据悉,中国民航已与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43个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共有约4200个航班;国航、南航、东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运力投放,新开辟沿线国家航线240条。目前,我国已开通飞往泰国主要机场的146条航线,一季度航班量达到1.41万架次;越南航线60条,一季度航班量达3800度架次;马来西亚、俄罗斯、柬埔寨等国的航线约40条。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客运输量迅速增加,在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中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前4个月,旅客运输量858.4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占比达到47.1%,分别比去年和前年提高6.2个和7.3个百分点;航空货运完成11.1万吨,同比增长25.9%;占比达到17%,比去年和前年分别提高1.6个和2.9个百分点。
抢点布局“一带一路”航线
“一带一路”上,有与我国直接接壤的国家,还有东南亚、南亚以及欧洲、非洲大陆与我国不相邻的50个国家,这些国家人员长距离往来的首选交通工具就是民航。目前,除印尼、印度等少数国家有国内航线外,绝大多数沿线国家的航空市场主要是国际航线,但凡涉及人员往来的,都必然要加大航空运力投入为支撑。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航空运输企业要率先做到“飞出去”。目前我国四大航空公司纷纷沿着“一带一路”布局航线,抢占航空市场。
国航自2015年起相继开通了北京至明斯克、布达佩斯、华沙、吉隆坡、孟买、科伦坡、伊斯兰堡等多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今年6月,国航北京—阿斯塔纳、北京—苏黎世直飞航线也将开通,航线网络的不断延伸,将为中外旅客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选择——
东航新开辟了上海至布拉格、阿姆斯特丹、马德里、圣彼得堡、芝加哥和布里斯班6条国际远程航线。国际航线运力包括“一带一路”国家航线运力,增长约30%,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国际航线场运力投入,占整个运力的比重已经超过50%。 借助天合联盟优势,东航的航线网络可以通达全球177个国家、1062个目的地,几乎覆盖“一带一路”所有沿线国家。同时,东航全面推进“欧洲盈利计划”和“太平洋计划”。
南航在“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和地区的68个城市开通了172条航线,每周投入2200多个航班,承运旅客1500多万人次。此外,南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家航企在47条航线上进行代码共享。
海航共运营国际航线200条,其中连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地区的国际航线已达65条。海航积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的新交通枢纽,以海口、三亚为支点,开通海口—曼谷、海口—河内、海口—金边、三亚—暹粒、海口—万象等航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此外,海航在“一带一路”关键通道、重要节点战略性投资和设立了区域航空公司。目前,海航集团已布局法国蓝鹰航空、加纳AWA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广西北部湾航空等,覆盖欧洲、中东、中亚、东盟等地区。
民营航空公司也紧盯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东海航空是国内首家民营中外合资航空公司,也是深圳唯一的民营客运航空公司。该公司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战略,制定了东海航空国际航线的规划:第一步,2016年开始使用波音737-800飞机,配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拓展战略,开通深圳至日、韩及东南亚国际航班;第二步,引进波音787宽体客机,开通深圳至欧美国际长航线;第三步,到2025年将构建以深圳机场为枢纽,辐射东南亚、日韩、南亚、大洋洲及欧美航线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本航季,国内航空公司计划新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航线70条,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国外航空公司新开35条航线中,有34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10个国家。
在我国民航的积极引领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民航行业的认可度逐步提高,促进区域民航业发展的氛围也在逐渐形成。
补齐短板发挥先行军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在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补齐短板,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中更好发挥“先行军”的作用。
打通民航行业发展的关卡,不能让机场容量成为民航发展的瓶颈,机场建设布局必须跟上民航发展的步伐,跟上“一带一路”战略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加大沿线省份民航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的力度,加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机场枢纽建设,积极培育乌鲁木齐、昆明、成都、西安、哈尔滨等国际枢纽功能。
民航局进一步加快沿线中小机场建设,2016年安排民航发展基金72.4亿元,在沿线省份新建机场11个,续建机场13个,积极推动我国机场建设能力“走出去”。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已加大力量投入,目前正就10余个机场建设等项目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空域资源不足,是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到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这也势必影响民航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网络布局与发展。在航班延误治理方面,2016年,民航重点开展了航班正常性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航班正常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航班正常考核工作机制、航班延误信息通告机制、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机制。去年全年,民航航班正常率达到了76.7%,比2015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
据悉,为夯实基础、补齐短板,2017年,我国将加快提升民航基础设施能力,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构建空中大通道、推进空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升互联互通服务水平,着力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大力提高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积极构建丝路航空联盟;此外,加快民航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沿线国家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航空运输服务合作、推进中国航空标准和产品进入国际标准和目录库、推动航空产品和服务输出。
下一篇:“一带一路”航运指数行情分析